中国亲子关系:为何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admin by:admin 分类:亲子鉴定可以悄悄做吗 时间:2024/03/23 阅读:22 评论:0

中国亲子关系:为何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文中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论文6篇,以供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亲子关系的论文篇: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的关系

:为探明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的关系,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省某本科院校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能负向预测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即生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越多或越好,则越不容易发生手机成瘾问题。

关键词:手机成瘾倾向;童年期经历;亲子阅读;生;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and parent-child reading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through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we selected the freshmen of an undergraduate college in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used the proneness scale of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parent-child reading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as the research to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ent-child reading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can negatively predict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at is, the more or better the parent-child reading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less likely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s。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调查工具

(1)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2)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调查问卷。

3、统计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检验水准α=0.05、

二、研究结果

1、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检出率及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得分

表1 生手机成瘾倾向及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人口学特点

2、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的关系

表2 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的关系

3、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父母参与亲子阅读情况的关系

三、讨论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成年后许多行为特征与童年时期的一些特殊经历有关。正如前文所述,童年期受忽视、心理虐待等负性经历能正向预测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即生童年期受忽视、心理虐待等负性经历越多或越严重,则越容易发生手机成瘾问题。本研究发现,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呈显着性负相关关系,根据生手机成瘾倾向与童年期经历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认为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能负向预测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即生童年期亲子阅读经历越多或越好,则越不容易发生手机成瘾问题。

参考文献

[5]刘勇,陈健芷,赵建芳。哈尔滨生人格特质与手机使用及成瘾行为的关系[J]国内学校卫生, 2014(7):995-997, 1000、

[6]王惠玲。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述情障碍对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D]武汉:安康师范, 2014、

[7]BAUMEISTER R F,BRATSLAVSKY E,FINKENAUER C。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1(5):323-370、

[8]NIEDENTHAL P M,BRAUER M。Social functionality of human emotion[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2(63)-.259-285、

[9]谭旭东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 1-6岁儿童选书阅读全方略[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2:1-2、

0[1 ]熊婕,周宗奎,陈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国内心理卫生杂志, 2012(3)222-225、

0[ 3]陈皎娇亲子共读的心理学研究[D]。重庆:西南, 2009、

0[5]吴佳琪,候善兵,倪扬,等生智能手机成瘾研究综述[J]。大众标准化, 2020(6):127-128、

0[ 7]陈兵吉卜林自传性作品中的童年创伤、自我重构与男子气概[J]外国文学研究, 2016(5):86-94、

关于亲子关系的论文第二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危机与重塑:家庭情感实践的视角

:对一名舞蹈专注初中生的叙事重构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亲子关系危机主要由生活场域缩小、社会压力加剧、代际沟通不畅引起,表现为亲子焦虑情绪的相互渗透、儿童主体性与家长权威性碰撞引发的言语冲突。在家庭情感实践当中,亲子双方需细心感受对方情感,主动表达情感诉求,给予对方积极的情感支持,形成亲子间的积极依恋,这样才能促进儿童良好品质的发展,养成独立的人格,获得个体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情感实践,新冠疫情;叙事探究;

一、问题提出

过去安琪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专注教练晚功,大家热热闹闹,有说有笑,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如今,安琪独自在家,而且在母亲眼皮底下练功,视频上交老师后还要挨个做点评,因此需要格外认真,一组动作可能要反复做几遍直至达到更好的效果才敢发给老师。十几组动作下来,汗水常常湿透衣服,既耗时又耗力,视频也常会录制到很晚。

母亲既怕影响安琪睡觉,又担心她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更担忧在家自己训练的效果落后于其他同学,便在一旁唠叨不停,埋怨安琪磨蹭、动作不到位。安琪感到很委屈―“我已经尽力了,还要怎样呢?”

有一次录制竖岔下胯动作时,安琪将前腿搭在把杆上,后腿搭在摞起的泡沫砖上,但胯跟怎么也落不到地板上,痛得满脸通红。在一旁录视频的母亲看着女儿一直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既心疼又心急,便急躁地对安琪吼道:“哭!哭!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视频要发给老师,动作不到位就要挨批评,老师可不管你疼不疼!”母亲的语气无奈中带着埋怨,让安琪更觉委屈。她一屁股坐到地上,歪着头倔强地大声哭起来,眼泪唰唰地往下流。母亲看到安琪的神情一脸怒气地说:“那好,你要是不想交作业,那就不交了,也别学舞蹈了,这点儿苦都受不了还学什么!天天在家里上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众的生活,在防控期间儿童基本被“关”在家庭这个狭小的封闭单位里。当儿童居家学习的表现不能达到家长的期待时,家长难免会有情绪化表现;儿童也会因学习效率下降、家长责备增多而变得迷茫无助。种种情景使得家庭场域中的情感冲突逐渐爆发出来,亲子关系也随着时间流逝越发紧张。不过,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也为家长与儿童提供更多相互沟通与了解的时间,同时让家长以教师的身份进一步走进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有机会重新认识彼此。

为了真实再现疫情期间家庭中亲子的情感生活,我们运用叙事探究的方法,对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中女儿安琪(化名)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互动进行分析。安琪今年11岁,是一名舞蹈专注学生,在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需要每天在家自行练习舞蹈。前文的叙述就是某一天的场景再现,安琪在录练功视频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开始抽泣并与帮其录制视频的母亲产生了争执。正是这次亲子之间的情感冲突激发了研究者的探究欲望,我们想了解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实践何以有别于其他主体间的情感关系,同时反思亲子关系掩藏着哪些危机,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关系重塑。

二、研究设计

1、安琪的生活世界

研究对象安琪是作者的亲妹妹,目前11岁,是舞蹈学院附中的初一学生。由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几乎参与其整个成长历程,彼此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在安琪上幼儿园时,家长就将她送入北京少年宫学习舞蹈。从4岁开始,安琪每周参加一到两次的课程学习,系统地接受舞蹈训练。家长为了培养安琪对舞蹈的兴趣、提升艺术审美修养,经常带安琪去国家大剧院或者一些艺术沙龙观看音乐剧、舞蹈剧。因为受到这样的熏陶,安琪对舞蹈一直保有着一定的热情。

安琪在学校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比赛,家长也常常会用相机将舞蹈视频记录下来,在帮助安琪反思改进的同时留存纪念。每逢各种节日家长也让安琪在亲友面前展示自己学会的舞蹈,每次都会受到亲友的表扬。安琪曾提到:

“可能更初自己在跳舞时并不是十分自信,但是每当爸爸妈妈极力夸奖我,自豪地向其他人介绍我舞蹈学得很好的时候,我就会十分开心,也更想好好学习舞蹈。”

幼儿时期的安琪正处于人格发展“勤奋-自卑”阶段,渴望通过努力获得家长的认可与鼓励,消除内在自卑感[1]。家长对安琪行为的积极肯定与热情鼓励,加深了安琪对舞蹈的热爱,促使安琪形成独立自信、勤奋坚定的人格。家长也因为安琪的种种优异表现感到骄傲与自豪,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亲子的依恋关系。

安琪在10岁左右经老师推荐备考舞蹈学院中学。由于当时安琪在上小学五年级,而考取附中需要测试六年级文化课,同时她的体重、身材比例没有完全达到标准,需要加大舞蹈基础和体能训练,因此备考任务很重。安琪在讲述中说道:

“爸爸妈妈为了能让我提高各方面能力和身体素质,每天上午上完学校的课后,中午就到学校接我去校外辅导班补习六年级文化课。为了减体重不让我吃学校的饭菜,而是每天精心为我准备营养成分高、脂肪含量低的午餐,下午学习完文化课,晚上再到舞蹈老师那里学习舞蹈剧目。”

为了让安琪考入理想的学校,家长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此过程中,亲子之间逐步建立起牢固且持续的情感关联,满足了安琪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同时,在家长的支持下,亲子之间形成一定的情绪性与依附性的积极依恋情感联系,让安琪获得情绪上的满足,进一步表现出积极乐观、努力奋进的良好品质。在安琪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安琪终于考上理想的学校。安琪就读的舞蹈学校处于校园内,可以自由安排学习生活时间,改变了以往每天家长陪伴的生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与自由。

然而,一场疫情打乱了此前的生活,生活场域的大大缩小使得安琪与家长有了更多交流共处的机会,家长又重新全方位地参与到安琪的生活与学习中。但是,亲子长时间共处,带来的不仅仅是亲子交流的增多,也会由于代际差异、双方角色地位的不同以及外界的种种压力产生情感冲突。

2、叙事探究的方法立场

3、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资料来源之三为研究者与安琪家长的交谈以及所做的笔记,主要涉及他们对安琪家庭教育的看法,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前两类信息加以印证,获得不同研究对象对于亲子关系的不同认知,阐述较为全面的研究内容。研究者将两轮深度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材料,并反复阅读该文字资料,整理出五个相对独立的叙事片段,结合相关理论做出解读,更后将改写整理后的故事交由安琪确认。

三、叙事片段与分析

1、隔离生活撬动亲子关系危机

说到学校里的生活,安琪总是兴奋地介绍自己在校园的新奇感受:

“在学校里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为孩子小的时候都比较喜欢自己能在大校园里学习,或者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尤其是整天跟朋友在一起。我们一起从一个教奔向另一个教,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校内的超采购,在宿舍里相互梳头、聊天,不像在小学一样什么都有老师管着。”

安琪的描述表达出对自主生活的向往与喜爱,而校园生活也满足了安琪对于独立自主生活的需要,这是与在家长长期管教以及中小学教育模式下完全不同的自由。

然而,新冠疫情使安琪的生活空间出现很大变化,安琪只能长时间与家长一起宅居家中,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离状态。在学习上,老师从课堂授课改为网络教学,安琪从在不同的专注教间穿梭,转换到只能在书桌前和舞蹈房中自主学习。在生活上,平常的舞蹈剧、外活动也缩减成偶尔看线上电影。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安琪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她探索外界事物的欲望。在人际交往上,安琪失去与老师的沟通和同学间的交往嬉闹,增加了与家长的沟通,但随之而来的是与家长间边界感大幅度减少,受到家长管教、干涉、影响的概率大大增多。

当问到安琪在家上网课的感受时,她表示:

“现在和以前在学校上学大不同,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妈妈不能一直跟着我到各个教。但是在家里,虽然妈妈可能不会听我上什么课,但是有的时候老师说表扬名单的时候,妈妈会突然说一句‘怎么没有你呢’。其实妈妈也是时刻都在关注着我每天在干什么,作业有没有完成,感觉好像跟我在一起学习,在家的时候督促我的时间、次数会更多。”

安琪在家上课时,母亲虽然没有一直坐在她身边听她上课,但是会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时刻都关注着儿童的举动:每天在做哪些事情,作业是否完成且完成质量如何,是否获得老师的表扬。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开放的、持续发展的、自我约束的而又具有独特性、代际结构的社会系统”[7],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家庭场域的缩小使得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儿童的学习生活当中,关注儿童的一言一行。这样长时间、全方位的生活参与,使家长与儿童之间的“边界感”逐渐丧失,容易诱发亲子冲突[8]。

2、家长权威下限制和自由的矛盾

由于家长与儿童之间存在年龄与阅历的差距,使得家长占据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权威地位。在家庭生活场域中,家长占有经济、文化和伦理资本,成为家庭亲子关系的“支配者”,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联结[9]。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对家长的权威性产生抵制。即便家长权威难以撼动,也无法避免儿童对家长的教育进行有选择的服从,儿童不由自主地萌发对自由的渴望。

当问及安琪此时备受家长关注的感受时,她说道:

“之前在学校经常见不到妈妈,有时候会想让妈妈陪着我。因为在学校都是同学,没有像家人那么亲近。但现在长期在家中生活,就会比较留恋在学校跟同学们在一起的自由生活。”

当问到安琪希望家长与自己有什么样的相处模式时,她认为:

“该监督的时候监督,该自主的时候自主,可以自己做事情,安排时间。但是,也希望家长可以在一些我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给我一个提醒或者督促,在闲暇的时候让我自己安排事情。比如:我完成今天的任务后放松的时候,可以自己安排时间看一会儿手机;但如果时间长了,家长就可以督促我。我不太希望的是我刚停下来休息,家长就在旁边不停地说。我觉得可以适当地放松,我希望可以从早晨起来就自主安排时间。”

家长由于对儿童的负责与关心,会过度关注儿童的一举一动。从清晨起床到晚间洗漱,安琪每个细小的举动都牵动着家长的心:“又在磨磨蹭蹭,不知道抓紧时间吗?”“快去写作业,还有那么多的作业没有写完,你不着急吗?”“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多运动,这样才会长身体。”“看看都几点了,还不去睡觉?!”类似这样的督促时常在家中上演,家长的目光似乎无时无刻不在追随儿童,儿童的行为一旦不符合家长的心理预期就会引发父母的焦虑与担忧。

家庭场域中存在的“双向互动亲子关系”,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彼此的情绪相互蔓延[10]。家长没有意识到对儿童生活的全面参与会带给儿童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场域中儿童主体性的行为表达与家长权威性的权力地位之间不乏激烈的亲子冲突,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亲子关系的危机被凸显出来,给家庭情感实践带来一定的挑战。

3、亲子之间的话语冲突与关系裂隙

亲子间充斥着主动情感和被动情感。“主动即情感在实践中的自主表达与传递诉求,以及负向情感的产生与输出;被动则需承受来自场域各种复杂多变的因素对情感所造成的冲击”[11]。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时期,外界疫情带来的特殊冲突将关于健康风险的议题渗入到其他与健康无关的议题中,在给机构组织、公民主体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同时,也冲击着家庭单元中日常的亲子关系,影响着家庭情感实践。

亲子长时间的接触使得家长对于安琪的关注从关心生活、健康的整体目标,聚焦到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从学习成绩到生活习惯,甚至有了更高的要求。家长看到安琪的表现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就会担心安琪在学校能否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出现焦虑情绪。同时,由于居家学习缺少专注老师的指导,家长逐渐充当起临时辅导老师的角色,帮助安琪录制视频作业、压腿、纠正动作。在指导安琪的同时,家长总担心自己的指导行为是否恰当,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更担心儿童在家表现松散会导致在开学以后落后于其他同学。这种焦虑情绪也逐渐蔓延到安琪的身上。安琪的母亲提到:

“我认为儿童在家的学习生活应该是有规律的,充实而不浪费时间,而且我觉得要提高一定的抗压能力,我就希望周一到周五的时间能充分利用,其他时间也要紧张有序,可以更换不同科目去换换头脑。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太累了,但是我认为现在不辛苦一些,将来就会更加辛苦。你在松懈的同时也许你的同龄人都在努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明白这一点。”

疫情的到来使家长深切感受到社会的复杂多变,他们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无法指导儿童,会产生担忧儿童落后于他人的焦虑。然而,此时的安琪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不断重构与提升,这种认知发展态势使得安琪“性格表现极不稳定”[12]。在叛逆心理以及自我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安琪对独立生活充满向往,会将家长的管束视为禁锢。因此,当亲子双方在因认知水平、阅历积累、角度立场等差异而产生相异的观点时,亲子冲突的发生不可避免。

一次录练功视频时,由于难度的大幅增加引起肢体疼痛,安琪不禁抽泣起来。录视频的母亲看到安琪在哭泣,影响视频的效果,就开始急躁地询问安琪哭泣的原因。安琪没有说话只是一直哭泣,母亲就生气地说:“那好,你要是不想交作业,那就不交了,也别学舞蹈了,这点儿苦都受不了还学什么!天天在家里上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母亲对安琪的行为刺激与担心安琪无法高质量完成舞蹈作业的情绪化反应,伤害了安琪的自尊心。安琪大喊“好,我不学了”,继而更大声地哭泣起来。母亲听后彻底被激怒:“你爱学不学!”

在此次争执当中,安琪前期的非言语回避行为激怒了情绪化反应中的母亲,“那好,你要是不想交作业,那就不交了,也别学舞蹈了,这点苦都受不了还学什么!”这样的话语不仅隐含一定的否定用意,甚至威胁到安琪的自尊心,引起亲子双方在言语上的冲撞。“好,我不学了”,安琪这句情绪化的回应在表达愤怒情绪的同时,扩大了亲子情感的裂隙。

4、家庭情感实践的理性回归

争执过后,当安琪的情绪稍有平复,研究者走上前询问安琪哭泣的原因,她说道:

“因为疼,还有发泄吧。哭的时候可以把平常所有的累和苦等等都发泄出来。当哭久了感到累的话,疼痛感就减少了,可以分散注意力。”

“我毕竟还是喜欢跳舞的,能够跳好看的舞蹈,穿好看的衣服,化好看的妆,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但其实我也放弃过,想过我是不是要放弃走这条道。但是,我看过的综艺舞蹈风暴,里面那些舞者都是国内顶级的舞者,他们说小时候也想过要放弃,但更终还是因为自己喜欢舞蹈,所以才会坚持下来。”

“家长很辛苦,因为我们现在学舞蹈需要减肥,妈妈每天就会到我的学校,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我回宿舍,才会回家,基本上大半天都在学校,每天这样奔波。期末是更累的时候,妈妈就每天6点起床,7点多就过来了,我觉得还是挺辛苦的。”

安琪始终没有说出之前在母亲质问时没有回答的理由,或许是无法言说,又或是情绪作祟。但安琪内心并未从根本上厌恶家长的管教,而是认可家长对她的倾情付出。这种情感是在长期亲子互动中,家长对安琪无微不至的陪伴而产生的亲子依恋。

当安琪的情绪冷静下来以后,为了能让安琪及时递交作业,研究者为安琪录制了视频。视频上传给老师以后,很快获得老师“做得不错,继续努力,要是能再瘦点就更好了”的点评。

听到此话,安琪小心翼翼地走到母亲身边,看着母亲轻声低笑,并向母亲道歉。母亲听到安琪的话,说道:

“作为家长我也愿意躺在沙发上休息,不愿意蹲在那里帮你去录制10分钟的视频,我也会累,但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能过去有一种说法,家长总是打着‘都是为了你’的旗,其实如果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什么都不操心,那你将来的生活肯定就是一塌糊涂。家长就是为了你,为什么不去管其他孩子呢?但是很多孩子体会不到这样的心情,就会觉得你管我那么多干什么,但其实等你长大了以后就会觉得家长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妈妈想告诉你,有什么想法要跟妈妈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母亲真情流露的背后是对安琪的期望,更是对安琪前程的担忧。教师对学生的认可成为亲子冲突缓和的契机,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母亲希望孩子能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对缓和亲子关系的积极尝试,也是期望亲子深入沟通的情感实践。此次亲子冲突在释放亲子焦虑情绪的同时,给予亲子深入交流情感的机会,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让安琪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与前进方向。亲子关系恰恰是在这一次次的情感碰撞之中不断调适磨合,找到双方情感的归属点。

5、亲子关系的实践重塑

居家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之际,学校组织线上期末考试,全家齐上阵,共同为安琪做准备工作。此次期末考试在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仿佛更是一场家庭教育间的“博弈”。安琪在这场考试中获得班级总评的成绩,家长表现得比安琪更为欣喜。母亲用双手捧着安琪的脸说:

安琪刚刚获取好成绩,认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听到母亲说的这段话,脸上失落的神情又渐渐浮现。趁着母亲还在欣喜地跟她说着期末计划的时候,她打断母亲:

母亲听后一愣,突然意识到长期的学习给儿童造成很大的压力。安琪此刻内心自我意愿的积极表达,是对自己获得一定自由空间的争取,更是想与家长去沟通的积极尝试。

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母亲问及安琪写作业的情况,语重心长地说:

母亲的一番话让安琪联想到上午写作业时,母亲摸到自己的手机时可能有所察觉,却没有直接说出来。当研究者向安琪问及此事时,安琪感到有些羞愧:

“我这次的做法好像是有些不太对,但有时总是忍不住想看手机。妈妈一来又害怕被发现,其实有时候心里也是很矛盾的,想去写作业,但手机总会诱惑我,我就总是禁不住诱惑。妈妈这一次不像以前发现了就大声对我吼,而是让我自己意识到这次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后要避免发生这一类的事情,可以在写完作业之后再去干其他的事情。我觉得妈妈这次的做法更能让我反省自己。”

研究者问及母亲为什么没有在发现安琪看手机时直接指出,母亲答道:

“因为她现在已经12岁,进入青春期了,可能会有一些逆反心理。我们之前发生的冲突,就是因为两个人情绪都非常激动,没有好好地沟通。所以我觉得可能要换一种方式,更好从道理上去说服她,希望能对她有所触动,改变学习态度,应该是家长在不在身边都要能管住自己。”

家庭是更小的社会生活单位,其中注定存在亲子间的对立、冲突,有对立冲突就会有亲子间的情绪反应。双方应不断找寻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细心感受对方的情感,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20]。安琪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转换方式,可以使安琪更愿意接受母亲的做法,静心思考自身的错误。此次疫情使得亲子之间能够深入沟通与交流,在对话与实践中不断重塑、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感悟亲子间那份无法割舍的亲情与无私的爱。

在家庭关系网络之中,儿童主体性的行为表达与家长权威性的权力地位之间发生碰撞,而家长的情感支持与在长期家庭情感实践中形成的亲子依恋也在疫情之下被重新构建,两者共同推进家庭情感实践主体双方的身份构建与亲子亲合关系的形成(见图1)。基于对叙事片段的剖析,本研究提出如下三个议题,对家庭亲子关系的建立提供反思的空间。

图1:疫情期间家庭情感实践的内在关系

首先,疫情之下儿童长期与家长宅居家中,由于生活场域的缩小,亲子双方有了更多沟通和亲近时间,但儿童相应减少了与家长以外的人际交往,他们在心理上感觉孤单,在行为上受家长管教、干涉的概率增大,与家长之间的边界感降低。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儿童长期没有回归学校参与正规教育,家长难以了解儿童的现阶段水平,产生了同侪压力和焦虑。这种担忧在社会各种媒介信息传播的影响之下与日俱增,更终导致亲子间的情感冲突频频发生。

其次,亲子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代际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这个特殊时期,外界疫情带来的紧张态势给家庭亲子关系带来压力。当儿童的学习、生活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就会出现焦虑情绪并通过言语行为传递到儿童身上。当家长对儿童采取否定、批评、责备等言语行为时,就会引发儿童的反感和对峙,进而拉大双方的心理距离,激化情绪反应,引发亲子冲突。因此,家长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支持与信任接纳,关注儿童真正的需求。儿童也需要给予家长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并做好情绪管理。这种信任与支持不仅依靠外界的肯定,更需要亲子之间主体诉求的表达与情感支持,亲子双方需细心体验对方的情感,拉近亲子之间内心的距离。

更后,亲子双方是家庭场域中关怀关系的两个主体,在互动关系中会建立相互关爱、依恋和依赖的关系,进而产生亲子亲合关系。虽然亲子之间时有冲突产生,但爱与依恋会将双方紧紧相联。在这种积极的情感支持下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发展乐观自信、努力奋进、坚毅不拔的良好品质,养成独立的人格,获得个体的自我价值。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转换家庭教育的形式,适当明晰家庭主体间的边界感,对家庭生活方式进行多种尝试,让爱与积极依恋浸润在家庭实践活动中,增加亲子对话的机会,实现良好的亲子亲合关系。

参考文献

[1][英]瓦尔西蒙诺兹,彼得皮尔斯。人格的发展[M]。唐蕴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 45、

[3]孙俊三,孙松竹。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J]。湖南师范教育科学学报, 2006(5): 103、

[5]D。J。Clandinin,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Mapping a methodology[M]。 Thousand Oaks,CA:Sage。 2007 : 35-76

[6]J。Green,G。 。Camilli& P。 Elmore(Eds。 )。Complementary method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M]。 Washington,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6 : 477-488、

[7]廖小平。代际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代际维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23-25、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夏璐,译北京:国内人民出版社, 2016 : 84-91、

[12]郝心怡。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寄宿制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关系[D]。兰州:西北师范, 2020: 16、

[16]曹乃平。家庭系统化视角下亲子关系问题探析[J]。决策探索(下),2020(8) : 92、

[20]罗凌云,苏莹荣青少年期亲子关系及其调适[J]。青年探索, 2011(1): 78、

国内人神关系的社会心理学论文

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作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渗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 生活等诸方面。近年来,几乎每当国内外出现焦点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和激烈的 辩论 。其中很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有些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意见自由场”。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自由性、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性使得一些不良或非法内容信息恣意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地引导,就成为网络新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改变不正确或非理性的舆论,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实践证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需要“攻心为上”,而了解和把握网民的心理变化特征则有助于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舆论引导与态度改变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成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关于社会态度改变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理论、信息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改变的研究,具体的引导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态度改变方法为依据:一是劝说宣传法,或者称说服法。这是一种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二是暗示方法,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方法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意见或信念。与暗示相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模仿。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效其言行的过程,是社会中人际影响的重要形式之一。模仿、暗示的结果,会使多数人行为趋向一致,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有利于社会群体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推动社会的变化发展。三是团体影响法。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的每个人的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例如,在网络社区或者BBS 中,都会对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说明该板块的具体规范准则,往往还会指出违反者将受到的处罚。在团体压力下,其成员的态度往往会发生改变。

网络舆论引导的典型方式

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

典型报道方式。典型报道是一种逻辑劝服,其公式是“标准——衡量论证”,即通过寻求典型,塑造典型,树立一种标准供大家对照和模仿。康德在崇高的分析一文中揭示了典型化的含义,他认为典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暗示性,是“更充分的形象显现”。人类只能通过个别认识一般,通过个性感悟共性,通过了解个别事例的性质与特征对同一类事物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这正是媒体通过典型报道引导民意的奥秘所在。通过这种劝服和暗示,就会形成模仿。班杜拉提出的模仿论,即人可以不依赖自己直接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对他人的 言行举止 的模仿而学得一定行为。他很重视榜样的力量,认为榜样特别是受到人们尊敬的榜样。具有替代强化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以上理论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则体现为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报道。

网络媒体典型报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体现了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实现了网民的实时互动,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民的留言和评价中我们了解到,人们需要榜样的激励,需要精神的力量,这是网络典型报道取得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深度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也属于一种逻辑说服。深度报道往往具有“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高度说服力,从而达到从更深的次将舆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目的。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在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或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报道,或以声音为载体报道,或以综合文字、音像等多种符的报道,都有其形态上某方面的缺陷。而网络新闻深度报道则凭借多媒体手段,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与点评,报道方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报道是超文本结构的,即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影视文本。在超文本结构中,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一个词语、一个 句子 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网络媒体使深度报道更为生动、丰满、深刻。人民网的“人民视点”、新华网的“焦点网谈”、红网的“红外线”都在网络深度报道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

“意见领袖”方式。信息传播者自身具备的特点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专家身份、社会地位、职业背景等等。这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够影响受众“怎么想”,从而使受众发生态度、行为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上多种引导方式共同使用、互相补充,以达到引导网络舆论的更佳效果。

网络舆论管理需“疏”、“堵”并重

“由于因特网确实开阔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空间,政治、经济的权利组织针对因特网实行的控制方式,正在从硬性控制转向以软性的对话关系、对策关系为主,如同我们说话中有语法的无形控制,但大多没有感觉到一样。”如果从社会控制理论来看,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是一种“软控制”,但是强调舆论引导并不意味着对“硬控制”的漠视。“硬控制”主要是以法规的形式,并辅以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内容上的管理,突出表现为“堵”。“堵”作为一种强力手段,对网络信息散乱、负面倾向等不健康状况的及时清理、规范会有明显效果,如:对一些恶意散布西化言论、攻击我政治体制、蓄意蛊惑人心的所谓“自由民主”、“思想启蒙”等具有颠覆性、破坏性的网站进行封杀;对一些恐怖、黄色、反动、人身攻击等有害言论予以删除或取消访问资格。这些“硬控制”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占领新阵地、掌控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保驾护航的扶持性作用。但从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由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特点,应逐步调整“堵”与“疏”的比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采取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手段,不失为一种理性、科学的选择。

【关键词】金钱;幸福;适应;社会比较

事实显示,民众的幸福感指数并非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些相对而言更有钱的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幸福感更高。幸福感和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David 。社会心理学(第8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邓海建。“涨工资更幸福”指向着民生改善[N/OL]。

[3]宣华华。随身三件宝。[N/OL].、

[4]调查:你是否离不开手机?[DB/OL].、

[5]调查显示国内人幸福感仍在下降没有10年前快乐[N/OL]。

[6]广东首度发布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总体“比较幸福”[N/OL]。

[7]联合国公布幸福指数报告 丹麦民众全球更幸福[N/OL]。

[8]我国手机普及率超全球水平 质量反降需强化监管[N/OL]。

[9]国内城幸福大排名:拉萨居首 年入10万是门槛[N/OL]。

[10]国内统计年鉴2010[EB/OL].、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论文篇一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网络人际关系分析

: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互联网不仅是人们搜集信息的工具,而且已经作为人类一种新生活方式而存在,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网络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依恋网络,沉溺于网络交际,忽视现实人际交往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对网络社会人际关系进行探索,进一步认识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动机及特征。

关键词:角色理论 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关系

1、角色理论的含义及观点

角色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至60年代,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该理论有社会角色和角色扮演两个主要概念。社会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包含着社会客观期望和个体的主观表演。

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位置上;社会对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人有一定的要求,即社会期望;个体要依照社会对他的要求去履行其义务、行使该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权利,这就是社会行为;当个体被赋予某一新角色时,改变的不仅是行为方式,态度和价值观结构也会发生深变化。人们正是从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按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去行动,成为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的角色。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实现人的社会化。角色扮演使人能够亲身实践他人角色,体验他人在各种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只有获得他人相同或相似的体验,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联系时,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因此,角色扮演技术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

2、网络人际关系建立过程分析

(一)单方选择阶段

单方选择阶段是网络交往的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只是交往一方产生的冲动与愿望,还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是双方交往的前准备阶段。与现实人际交往不同之处是由于网络交往严重缺少感觉因素。在单方选择阶段主要依据网络形象、网名、上网频率等隐含着上网者现实身份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角色状况,选择交往对象,带有很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

(二)双向接触阶段

这个阶段交往双方有了相互接触的愿望和动机,在相互介绍自己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和他人角色定位。网络交往的隐蔽性,使得认知图式在交往中的作用放大,常常凭一种感觉去放大对方的优缺点,晕轮效应明显。决定能否继续交往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上网者能否恰当展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彼此所扮演的角色是否符合自己内心已有的认知图式。

(三)思想感情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的交往进入到较为深次的思想感情交流的人际交往。它从交往双方产生思想上的次共鸣开始,由一次相同体验或看法激发起其他更多的相同体验或看法,在相互激发的过程中,交往双方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个性品质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相容性,都愿意进行深次的表露。人生阅历、价值观、美丑观、道德观等因素成为影响能否进一步交往的主要因素。

(四)持续互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网友关系已经确立,双方建立了相互信任和亲密的感情。彼此会经常互通近况、互相帮助、时时牵挂,成为对方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发展为网恋或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如果把这种关系发展到现实生活中,较容易成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3、网络人际关系建立的动机分析

由于社会结构及各种道德规范的存在,在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以社会角色关系为主。人们希望各种社会角色关系都变成理想的人际情感关系,网络社会人际交往正好能满足人的这种愿望。

(一)寻找友谊和慰藉

由于社会角色的规范性,使得人们为人处世必须顾及自己的角色,情绪不能随便发泄。网络交际中的角色的社会性弱化,可以随心所欲的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从这些扮演的角色的人际交往中得到友谊,产生满意感。

(二)释放情绪并满足安全的需要

(三)性本能的推动

异性相吸是人的本性。随心所欲地追求异性是人的本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限制,只能做与角色规范相符合的行为,所以性的本能需求只能由本能的冲动变为有控制的满足。而人进入网络世界后社会角色淡化,性本能得到彰显,人们不再担心被人发现受到惩罚,异性间的交流与挑逗等使交往双方得到很大的性心理满足。

(四)寻求帮助以满足社交需要

一项有关国内互联网用户需求的研究中发现,上网能满足人的六种需求:实用需求,希望在网上获取信息;情趣需求,在网络上体验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快乐;虚拟需求,以虚拟的角色来摆脱现实角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心理感觉;合群需求,体验被群体接纳或接纳他人的心理;展示需求,一种展示自己,自我表达,发布观点,匿名感情交流的需要;代偿需求,通过网络来弥补、代偿网下所受到的压抑愿望的需要。

(五)尊重和归属的需要

在网络交际中,人们不受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身份、地位的影响,能平等自由地与人交往,网络社会群体为个体达到交流的需要提供了条件,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验证自己的看法。有人对你敞开心扉谈论他几乎不可能跟别人共享的体验,人的自尊和归属感得到很大满足。通过网络交往得到的尊重和理解是现实生活中很难体会和获得的。

(六)扮演自己理想角色的需要

人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有模仿别人的言行,学习榜样角色的冲动,渴望自己成为某一角色。但实践各种想要的角色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的这个愿望可以实现,极大地刺激了人的角色扮演的积极性。网络角色扮演有利有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有利于人的社会化。如果长期扮演某些角色,严重者会导致网络与现实的角色不分,可能造成人格分裂。

4、网络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角色虚拟易变。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人们的社会角色、身份是确定的,感知到的人是具体组织或家庭中的一员,责任和义务与身份是统一的。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交往环境、交往主体等是虚拟的,人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责任和义务与身份是分离的。人们经常选择多种角色和身份,把理想的自我展示在交往对方的面前。

角色印象整饰突出。网络交往时,每一句话、一个表情都是经过思考后发出的,与现实环境相比,印象整饰突出。对方暴露的信息很有限,展现的自我现实成分不多,更容易以偏概全。

角色情趣修养。在网络社会,人们相互认识主要是凭借纯文本的交流来进行,注意力集中在与对方谈论的内容上,随着交往的深入,角色的知识面、情趣、修养、阅历等内在的素质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感情纯真易露。在网络中,由于上网者远离现实社会,脱离了社会角色的要求,揭去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面具,以一个自然人的状态与人交往,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在去社会化的状态下人们可以自由地交友,纯真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用担心被人指责和鄙视,尽情追求理想的人际关系,不必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行,这是网络世界更吸引人之处。

地位平等自由。现实世界中人,都处于一定的阶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一定的地位、责任和义务。网络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环境,没有现实世界中的等级、阶。在网络中只有由于先知或技术等原因的管理人员。任何一个上网者称为管理者,都可以直接参与交流,自由出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个性得到张扬,真实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是要做到道德意义上的自律。

交往开放随意。网络社会交往摆脱了现实社会各种角色规范的限制,不受时空的限制,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具开放性。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消失都带有随意性,稳定性很差。给许多动了真情的人带来无数的快乐和困惑。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论文篇二

青少年自尊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青少年 自尊 人际关系

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青少年的自尊发展对个体整个自我系统及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尊作为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情感、动机、社会适应性行为,认知活动及品德等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一、青少年不同人际关系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其中刘翠秀、韦耀波采用中学生自尊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基于归因理论对中学生自尊、人际关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自尊影响很大,另外他们认为自尊的归因倾向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影响较为稳定,自尊水平较高的中学生人际关系相对较好。

1、青少年自尊与亲子关系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个性逐渐完善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成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自尊水平则反映了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载体感受程度。在诸多影响自尊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更初来源,其影响更大。国内外研究指出,在同情、支持与合理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其个性发展都较好,而那些来自专制、矛盾和冲突家庭的儿童一般都存在极较大的压力,处于低自尊水平,容易出现个性和行为的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张文新、林崇德对895名初中阶段城乡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说明父母的教养技术、态度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的状况,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少年儿童发展。谢丹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自尊发展的研究中发现,离开父母的年龄越小,子女的自尊总得分越低。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过早的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支持,未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留下阴影,阻碍了自尊发展。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少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期是个体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自尊的发展。而亲子间知觉的相似性会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稳定、一致的支持,知觉的相似性越高,家庭越和谐,越有利于个体的积极适应。李彩娜等人通过Q相关技术加以考察了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也发现家庭成员知觉观点的低相似性不利于青少年自尊发展,因此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降低父母的控制的水平,会增加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的相似性程度,有助于青少年高自尊的形成。

而且已有研究证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自尊水平较高,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会导致孩子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研究还发现,对父母婚姻幸福程度评价高的中学生自尊水平较高,这与俞国良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父母婚姻幸福的家庭气氛更和睦,亲子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容易使孩子形成对家庭、父母以及自己较积极的认识。

2、青少年自尊和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的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必将会影响青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在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

研究发现,满意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个体在同伴中的社会领导性,对同伴的敏感独立性,都有助于个体自尊发展,而对于同伴的攻击破坏则阻碍自尊的发展。那些受同伴欢迎,并在同伴中具有一定“权威”和“地位”的儿童,其自尊水平相对较高;那些对同伴的失败和痛苦具有同情心,对同伴的成功和喜悦感到高兴的儿童,其自尊水平也较高;而那些对同伴具有攻击和破坏性的儿童,其自尊水平较低。同时,自尊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交类型。

Deborah等的研究模型表明自尊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Wilkin-son也发现,同伴关系通过影响自尊从而对青少年情绪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同伴关系对自尊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赖建雄等人的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检验同伴关系对自尊的影响程度如何,研究发现同伴间的冲突自私行为主要对自尊良性发展起阻碍作用,而友爱互助主要起促进作用。随着中学生社会化加强,对同伴的接纳与认同的需求也在增加,与同伴的关系和在团体中的位置会影响到与自尊有关的情绪体验。同伴的尊重是影响中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另外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朋友关系的满意度、朋友的陪伴与亲密等与青少年的家庭自尊、整体自尊、学业自尊和人及自尊有较高的相关。可见,良好的同伴关系利于自尊的发展,不好的同伴关系不利于自尊的发展。

3、师生关系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行为影响是显著的,其中教师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关系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和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与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和品行相关,而这些社会行为和品行的培养与教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受教师信任、重视的学生,就与教师积极情感交流更多,社会交往能力更强,更富有自信。

魏运华采用量表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满意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关心、鼓励、期望和参与都会有利于儿童自尊的发展。

还有研究证明,教师的肯定与支持、青少年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与教师之间的冲突与惩罚、教师提供的陪伴与亲密等与青少年的人际自尊、学业自尊和整体自尊有较高的相关。

国外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孤独、退缩、不合群、攻击行为、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疏远,影响其课业成绩和心理健康。

李勉媛研究发现,在校师生关系满意度总分及各因子与初中生自尊发展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师生关系满意度和初中生自尊发展状况之间可以相互以对方的因子来预测。而且学业成绩显著影响初中生自尊发展。反过来,学生的自尊水平也会影响其学业成绩。

4、三者的相互关系对自尊的影响

当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自尊、交往主动性的关联已经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实。研究发现,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同伴支持或老师支持与青少年的自尊或交往主动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自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这三种人际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的自尊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自尊继而会影响学业成绩和社会技能以及学生心理健康,从而会影响青少年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三种人际关系还是自尊的支持系统的三个方面,因此正确处理三种人际关系对引导学生向着高自尊发展有一定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能使青少年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更能引起高自尊,从而使他们能获得一定的尊重,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研究不足及思考

目前,国内关于自尊发展和相对研究总体比较系统,从幼儿到都有涉及,从自尊影响因素到支持系统对自尊的影响,另外,对于自尊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有许多。而且关于自尊的特点、类型等都有一些研究综述。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1)研究方法单一。对自尊发展的研究大部分采用问卷法,几乎没有采用时间追踪观察的方法。(2)对关注贫困,问题行为少儿的自尊发展不足。

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多采用一些实验设计的方法对自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现在的内隐自尊研究还比较少,也可以加深对此研究的力度。研究自尊是为了更好的利于青少年发展,更好的促进他们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所以应该把对自尊的研究用于实践,应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来提高青少年自尊,从而减少不适应社会的行为。另外,可以更加深入从青少年的人际归因探讨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相互因果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低自尊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由于家庭或者个体的人格特质所造成的。个性和自尊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家庭因素则需要父母和谐的亲子关系。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青少年与同伴进行比较,才能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只有接近同伴,得到同伴的接纳,并与同伴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青少年的自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自尊是一个长期内化的心理体验,进行短期的心理健康干预是没有显著效果的,这就需要家长、教师、同伴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Coopersmith,S。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Freeman, 。

[2]Wang Y,Ollendick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 [J]。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001,4(3):253-271、

[6]Brofenbrenner,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7]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学报(社会科版), 2002、 (2): 82-85、

[8]刘翠秀,韦耀波。中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8、

[10]赵冬梅,山口裕幸。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洋酒。国内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1):67-71、

[12]谢丹,卿丽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初中阶段自尊发展的初步研究。国内特殊教育,2006、(2):77-80、

[14]李彩娜,邹泓,张春妹。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 2006、 29(6)。

[16]俞国良,金东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心理科学, 2003、 26、

[20]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心理科学, 2007、 30(3):609-612、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

ami核心期刊全文收录期刊是指论文被ami收录。并且全文被ami收录为核心期刊。AMI指的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国内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

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期刊

此次总共收录心理学期刊611份,其中排名前五期刊分别为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IF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IF =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IF = ),Psychological Bulletin(IF =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IF =),不过这些期刊多为综述期刊。

总体而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影响因子仍然呈上升趋势。例如,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从去年的上到今年的;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从去年的上升到今年的;Applied Psychology从去年的上升到今年的。

对于实验心理学期刊,传统几个老牌杂志影响因子今年仍然变化不大,甚至有所降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从去年的下降到今年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从去年的上升到,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从去年的上升到今年的。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国内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人与社会的关系议论文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由个人组成,因此,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关系。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这二者关系中显示的。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人生的基础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修养和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结成社会而生活、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个人和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人和社会,一个是整体一个是部分个人和社会都属于历史的范畴。社会是人的集合,也是人们相互关系的集合,人的是活动创造了社会而社会又不断的影响的人。人活着所做的都是要去努力,适应这个社会,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

人和社会,一个是整体,一个是部分。个人和社会都属于历史的范畴。很显然个人是先于社会诞生的。但是,个人作为与群体的对立面,具有与群体相生相克,唇齿相依的地位。人活着,所做的都是要去努力适应这个社会,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切忌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和言行中把自己置身于集体之外,你永远不是\"局外人\"。 永远不要有\"你们脱离我\"的想法。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只会出现个人脱离群体的现象。 永远不要有\"我孤立你们\"的想法。在个体与群体之间,被孤立的只能是个体。 也许我们会舍弃很多东西,更终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缩写

中文核心期刊没有英文缩写。

中文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国内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更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

核心期刊体系

国内评选体系:北京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内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内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国内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内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内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国内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rccse是ResearchCenterforChineseScienceEvaluation的缩写。指的是武汉国内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像临床医学进展这种就是rccse收录的核心期刊。

收录或以武汉学报(医学版)为资料来源的国内外数据库有:Dialog联机情报检索系统、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网络信息源系统、国内学术期刊(光盘版)暨国内期刊网、国内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内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国内外检索类期刊有:国内医学文摘各分册、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献(EM)等。本刊是首批国内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国内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武汉学报(医学版)立足武汉,面向全国,依托武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享誉全国的知名度,全面反映我校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现状,及时报道我校重大科研成果和进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刊严格遵循“作者是上帝、稿源是基础、编辑是保证、质量是根本”的20字办刊指导思想,加快了发展步伐,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重要评价指标逐年明显上升,基金论文比例成倍增长,深受广大教学、临床、科研人员的青睐和好评。欢迎校内外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一式两份)。

扩展资料

武汉学报(人文科学版)的整体学术质量始终处在国内高校文科学报的前列,现为国内社会科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的来源期刊和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会学文摘的索引源刊物。2010年,再次入选“湖北十大名刊”;2002年、2006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

core journal/back-boned journal/master journal ,译法各有特点。

乡的心,空让游子承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伤。于是一纸协议变成了古老与现代的分割,孝顺与冷漠的界限,被赋予了过多沉重的含义,成为高速发展时代下的阴影。

对于此,我要说,父母在,亦远游。这是因为归家的途太近太近,沉重的亲情已不能束缚游子追赶时光的脚步。守望的人有了自己的快乐,思乡的心须臾间便可得到慰藉,纵使是恩情万重也抵不过一叶轻舟。

我也痛恨有人借着“时代高速发展”的名义肆意践踏父母的那份难得情深。如果说不见不念不管不问是你对待父母的方式,那么你该如何面对双亲离去留下的无尽的沉默,电影

乡的心,空让游子承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伤。于是一纸协议变成了古老与现代的分割,孝顺与冷漠的界限,被赋予了过多沉重的含义,成为高速发展时代下的阴影。

对于此,我要说,父母在,亦远游。这是因为归家的途太近太近,沉重的亲情已不能束缚游子追赶时光的脚步。守望的人有了自己的快乐,思乡的心须臾间便可得到慰藉,纵使是恩情万重也抵不过一叶轻舟。

我也痛恨有人借着“时代高速发展”的名义肆意践踏父母的那份难得情深。如果说不见不念不管不问是你对待父母的方式,那么你该如何面对双亲离去留下的无尽的沉默

那天天很冷,父亲推开门发现儿子居然不在家,累极了的父亲恼火地想:“等他回来一定狠狠揍他!”于是倒头睡去。七点闹铃响过,儿子还没有回来,父亲觉得明天一定要收拾他。当他推门而出,发现儿子坐在昏暗湿冷的梯上,不停哈气来温暖已经冻得通红的小手。

“你怎么不回家?”父亲有些吃惊。

“对不起,爸爸,我没有带钥匙。”儿子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不会敲门吗?书都念到哪里去啦?”父亲的嗓门开始提高。

“您每天都只能睡一会儿,我不想打扰您休息,我想等您出门的时候再进去。”

以上关于“议论文关于国内亲子关系的论文”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中国亲子关系:为何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英语四级作文范文:亲子关系

参考范文:

How to best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Nowaday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occur frequently that parents make a lot of decisions for their children, even for most critical issues of their life, such as education, work or even marriage。 Though many parents regard their children as the apple of their eye, they have no enough knowledge how to best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We may find several reason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above。 First of all, parents, with their former life experience, always think that they are able to make a better decision than teenagers do。 Next, they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without caring for their children’s feeling。 What’s more, they assert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ir unfulfilled dreams is letting their children do things that they want them to。

How to solve such serious problems? To begin with, parents should adapt some strategic changes in children education。 They should consciously develop their children’s capabilities to think on their own。 In addition, children should cope with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independently and may also search for parents’ necessary guide only at critical moments。

Positive parent-child bonds foster autonomy, curiosity, self-esteem and better decision-making skills。 So let’s take actions to impro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fore it’s too late。

关于”如果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英语作文范文4篇,作文题目: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以下是关于如果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四级英语范文,每篇作文均为满分范文带翻译。

高分英语作文1: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Now, most of my classmates are not willing to 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or share their inner thoughts with their parents。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seek their support and suggestions。 The reason is that they feel that their status is not equal。

Parents attach too much importance to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hould be a relationship full of love, care and understanding。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equal, respect each other and have free munication Flow, to establish this relationship, parents should bee children\'s friends, and children should trust their teachers more, and tell their inner feelings frankl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njoy a warm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中文翻译:

现在,我的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也不愿意和父母内心的想法,所以很难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地位不平等,父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亲子关系应该是一种充满爱、关心、理解的关系,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相互尊重,自由交流,建立这种关系,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而孩子应该更多地信任他们的老师,坦率地说出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一种温暖的亲子关系。

万能作文模板2: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In this section, you can spend a few minutes writing a short essay on how to best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one word, but not more than one word。 How to best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a mon phenomenon。

Parents make many decisions for their children, even on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in their life, such as education, work and even marriage。 Although many parents regard their children as the apple of their eye, they do not have enough knowledge about how to do the best We can find several reason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Firstly, parents, based on their previous life experience, always think that they can make better decisions than teenagers。

Secondly, they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only child in their family。 Without caring about their children\'s feelings, they assert that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ir unrealized dreams is to To let children do what they want them to do and how to solve these serious problems, parents should adapt to some strategic changes in children\'s education, consciously cultivate their children\'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children should independently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and can also seek the necessary guidance of parents at critical moments。 Positiv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foster autonomy, curiosity, self-esteem, and better decision-making, so let\'s take action to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fore it\'s too late。

中文翻译:

指导这一部分,你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写一篇关于如何更好地处理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短文。你应该写至少一个字,但不能超过一个字如何更好地处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一个普遍的现象经常发生,父母为孩子做很多决定,即使是在他们生活中更关键的问题上,如教育、工作甚至婚姻,尽管许多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几个原因来解释这一现象首先,父母,以他们以前的生活经验,总是认为他们能够做出比青少年更好的决定其次,他们太关注他们家里的独生子女在不关心孩子的感受的情况下,他们断言要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做他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何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家长要适应儿童教育的一些战略性变化,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应该独立应对他们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寻求父母必要的指导。积极的亲子关系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好奇心、自尊和更好的决策能力,所以让我们采取行动改善亲子关系,以免为时已晚。

满分英语范文3:如果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what is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hould be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Parents should not impose their own ideas on their children。 They should treat their children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listen to their children\'s opinions and encourage them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instead of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m。 Children should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suggestions Because they are more experienced。 Try to understand when your parents have a problem。

No matter what they do, as long as it is out of love for us, children must 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the ga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ill be narrowed。

中文翻译:

(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他们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并鼓励他们他们自己思考而不是为孩子们决定一切,孩子们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因为他们更有经验。当父母有意见时,尽量保持理解。无论他们做什么,只要是出于对我们的爱,孩子们就必须时不时地和父母交流意见,这样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

本站系口粮站,内容均为「韩少英语角」码迷AI原创整理,未经授权严禁采集转载,违者必究!!!!

关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英语作文范文5篇,作文题目:Relationship beeen parents and children。以下是关于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高考英语范文,每篇作文均为万能范文带翻译。

高分英语作文1:Relationship be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hould be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Parents can\'t impose their own ideas on their children。 They should treat their children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listen to their children\'s ideas and encoage them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instead of decisions。 On the other hand, for children, children should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suggestions becse they are expeenced and try to understand when they disagree with their parents。 Everything they do es fm their love for us。

Children need to exchange ideas with their parents fm time to time in order to narw the ga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ill narw。

中文翻译:

良好亲子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上。父母不能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孩子,应该把孩子当作个体对待。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想法,鼓励他们自己思考,而不是做决定另一方面,对于孩子们来说,孩子们应该听取父母建议,因为他们更有经验,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候尽量去理解。

他们所做任何事情都来自于他们对我们爱。孩子们需要不时地与父母交换意见,以便缩小差距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将会缩小。

万能作文模板2:亲子关系

Nowadays, the generation gap pblem is and seous, and the phenomenon of po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very mon。 Are these pblems csed by busy parents or stct family rules first affect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most families in China, both parents have to go out to work to earn money and pvide a better envinment for their lovely children。

Unfortunately, this leads to very little munication beeen them and stolen children。 As these parents always rest in their spare time, their parents and children do not know each other very well, and fction will also occ。 Parents\' demand for absolute obedience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generation gap。

They do not try to municate with their children equally, so it is easy to solve these pblems When misunderstandings ase, busy parents should sacfice their spare time and actively municate with their children to impve their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observe their children\'s behavior to understand their personality, which can reduce their quarrels。 In addition, parents should try to give up their absolute ghts in the family and let their children chat with them freely。

中文翻译:

如今,代沟问题越来越严重,亲子关系不好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问题是父母忙碌造成,还是严厉家规首先影响了亲子关系,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双方都要外出打工,以赚取更多钱,为他们可爱孩子提供更好环境。不幸是,这导致他们和盗窃儿童之间很少有交流,由于这些父母总是在闲暇时间休息,他们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太了解对方,摩擦也会出现,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听话,也是造成代沟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不试图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误解,忙碌父母应该牺牲自己业余时间,积极友好地与孩子交流,以改善他们关系,同时也可以观察孩子行为,以便了解他们个,因为这可以减少他们之间争吵。此外,父母还应尽量放弃他们在家庭中绝对权力,让他们孩子可以自由地和他们聊天。

满分英语范文3: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

What is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hould be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Parents should not impose their own ideas on their children。 They should treat their children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listen to their children\'s ideas and encoage them on the other side。 They should not decide rything for their children。 Children should listen to their parents\' suggestions, becse they are important Expeence。

When parents have disagreements, try to be understanding。 No matter what they do, as long as it is out of love for us, children must exchange opinions with their parents fm time to time, so that the gap be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ill be narwed。

中文翻译:

什么是良好亲子关系良好亲子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上父母不能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孩子他们应该把孩子当作个体对待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想法并鼓励他们另一方面,不要为孩子们决定一切,孩子们应该听取父母建议,因为他们更有经验。当父母有分歧时,尽量保持理解。无论他们做什么,只要是出于对我们爱,孩子们就必须时不时地和父母交换意见,这样父母和孩子们之间差距就会缩小。

以上关于“关于国内亲子关系的英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中国亲子关系:为何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

相关推荐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精选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1

: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部分构成。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亦是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家庭的结构、家庭的氛围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 影响

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甚至关乎国家及民族的命运。在大力提倡优化国民教育体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因为长期以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了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更健康的发展,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在我们生活中,一个人的成长,首先受到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家庭是孩子的学校,而父母则扮演了孩子老师的角色。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父母应从细节处做到以身作则,如信守对孩子的承诺,欣赏别人的优点,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担当,过马时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如果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定要注意和睦相处,做到长幼有序,给孩子留下文明、礼貌的做人之道。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品行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等都是有影响的。子曰:“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处处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才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才会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也不要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表扬他好的一面,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做家长的应当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这样孩子才会正确看待自己,才能与别人合作。适时实施施挫折教育,同时注意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家长要有意培养孩子超越自我,勇于竞争的意识。

二、家庭的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孩子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三、家庭的氛围

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地位平等、温馨和睦,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努力为和谐的家庭氛围添砖加瓦,这是我们更理想的家庭。我们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才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家庭是社会存在的细胞,对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加。我们应当认识清楚其中的利弊,做到趋利抑弊,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2]赵丹娣,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国内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4期。

[3]宋芳、苏林雁,儿童气质与行为、家庭教育的关系,国内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第2期。

[4]张学强家族与家庭教育:宋明理学的观点及其实践,宁夏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2

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那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以下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江同志说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我深切的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课堂,家长是孩子的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道出了世上天生就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但他们既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大环境里,他们那天真无邪而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

一是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是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

那么,如何搞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这样一些见解。

,提高家长自身教育修养和促进家庭和谐氛围的培养。

第二,以孩子为主角,重视孩子的全面培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达到家庭教育的理想目的。

1、保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健全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品质

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让孩子在德,智,体,劳各个方面得以启迪培养,使他们快乐成长。我更主张教育引导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有爱心,有善心,有信心,有耐心,有热情,有精神等。尽管孩子还比较小,别人认为现在注意这些问题还较早,但生活中,我观察孩子,他已经在这些问题上显示出了苗头了。孩子很小时,吃什么都是我们家长去买。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铺里办事,孩子想吃旁边的什么东西,我又走不开,就给了他几元钱,让他自己去,那商店就在我办事的隔壁,但孩子从来没单独去买过东西,于是,他叫我去买,我没去,他一直也不去,后来就使性哭了起来,更后还是那家老板主动来给他买了。于是,这以后,他要什么东西,我认为可以买的,估计了价钱,有意把钱给他,然后让他自己去,他就敢去了,信心和胆量就有一点了,不再恐惧和依赖了。

4、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孩子在小的时候,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毕竟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不必拘于某一方面要他喜欢和发展。他喜欢画画,就让他去画吧。他不喜欢画了,又喜欢玩皮球了,那让他去玩皮球吧。这也不喜欢了,他喜欢玩泥巴捏东西了,你就让他去捏吧。让他什么都去试试,而后才能发现他究竟喜欢干什么,擅长什么,都喜欢更好,兴趣广泛。只有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孩子也会更完整或更完美。

5、让孩子在困境中磨砺成长,在坦途心充足

人生之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面临困难时,让他自己去面对解决,家长可以适度指导,绝不能一手遮天,要孩子学会不退缩,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比如犯了错,该承担相应的惩罚,自己必须去承担,教育孩子失败不可怕,只要失败后能找到原因,再去成功。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3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安康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倾向;指导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长是家庭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身心方面各种需求的不满足都不得不依附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在孩子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威信,使孩子能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优势。家长是否能维护自己的权威,与其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时处处为孩子做表率有关。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家长的权威,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家长能否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威,还与其是否能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孩子宽严并济,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有关。例如,儿子把邻居小伙伴的脸抓破了,父亲不仅要批评儿子,而且还应带着儿子到邻居家去赔礼道歉,使儿子对自己的过失行为产生内疚感。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不通过“家长制”统治孩子,不滥用“权威”吓唬孩子,不动用“家法”体罚孩子,以免形成对立关系,阻碍孩子的发展。例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不能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命令孩子为客人露几手,背了唐诗以后,还要唱英文歌曲等。

二、换位思考,适时调整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的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进行。

三、冷静克制,刚柔相济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可以采用“倾听”和“转移”的方法。

1、倾听:家长投诉,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领导者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就可以了,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领导者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2、转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火气很大的家长,得理不饶人,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面的冲突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任由家长吵闹下去也不是好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采取转移的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谁带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呀,尤其是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把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赞誉描述通过园长的语言表达出来,会令家长格外感动。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解所有孩子的情况,鼓励教师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让家长了解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不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老师都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的关爱着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常常会转怒为喜,在和谐轻松孩子气氛中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容易令人满意的。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领导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更基本的方针,除此之外,还要求领导者懂法,守法,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家庭教育的指导性原则

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应该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4

: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现状是重视能力教育,而忽视性格和品德教育;重视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忽视阶段的教育。而国内生的实际情况是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一旦进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管控环境和相对激烈的竞争中,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极端的负面情绪。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关注、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其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高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将家庭教育融入到教育之中。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生;心理障碍;疏导

当前国内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是重视孩子在小学和中学时期的教育,买昂贵的学区房,花大价钱报各种辅导班,家人全程陪读等等。但是一旦孩子进入,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如释重负之感,同时也放松了对远在外地求学孩子的教育,转而将这个责任转嫁给孩子所在的学校。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孩子从小在父母严格的监控和指引下生活,而相应的基本生活能力、判断力和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都普遍贫乏。而高校师资力量有限,高校教育又不同于小学和中学老师“手把手”式的全程陪同教育,高校已经将生视为具有独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来对待。除了上课时间,生的课余时间是基本可以自由支配的。这种管理上的突然放松,时间上的充裕,和所面临诱惑的增多,就容易让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耽于其他一些娱乐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善于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个人的一些心理问题无法排解,长期积压甚至有可能造成抑郁或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这些频频发生在高校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也给被称作美丽“象牙塔”的校园蒙上了阴影。高校“惨案”频发,这究竟是事出偶然,还是高校教育出现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学校、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上出了问题,大家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脱节,也成为生伤人事故频发的一大原因。但是有部分家长却说,“希望学校加强管理,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等,给孩子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这时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协同合作了,孩子难以向老师和同学倾诉的问题,如果家庭能够及时介入和关心,应该会向家长倾诉,这样家长和学校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恶化,也可及时挽救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甚至是几个家庭。要建立、健全这一联动体系,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与家长交流协作的平台,建立一个有效的通讯录,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能及时与每位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另外,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这样的家长比较集中的机会,做好宣传和沟通;再者,学校相应的负责老师如辅导员、班的联系方式也需要向家长们及时公布,方便互通信息。这不是所谓的\'“打小报告”,而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保障每一个孩子能顺利成才的原则与担当。

有人说学校培养的学生体育不好是废品,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而有心理问题存在的学生更是一座不知何时爆发的活火山。废品可以再利用,次品可以再加工,但是那不知何时会爆发的活火山一旦爆发就意味着毁灭,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参与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贤君。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6,(05):166-167、

[2]范迎新,程鑫。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91-92、

[3]宿纤纤,刘秀芝。透视高校暴力事件频发的背后[J]。甘肃法制报,、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5

:家庭教育是一门高深的颇讲艺术的学问,作为家长,愿意以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孩子作出榜样,不过早设定未来,教会孩子走好眼前的。关注她现阶段的状态,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使孩子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终生的。同时,也会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言传身教;培养;学习

前不久,读了一本十分富有禅意的绘本安的种子,三个和尚———急躁的本、刻意经营的静与泰然的安,同时从老师父那儿分到了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安以他平和的心境,让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从教育的角度,这是一个关于等待、慢养的故事,纵深思量,有大道至简的生活态度及哲思在里头,值得让人去体味,为人父母,我们何尝不是手捧了一颗珍贵的千年莲花花种,能与安一样泰然面对吗?女儿今年十一岁了,和周围许多孩子一样,她活泼聪明,乖巧可爱,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读淘气包马小跳,特别崇拜老师。也和所有孩子一样,有时会贪玩、任性,会丢三落四、犯迷糊,总让人不省心。尽管如此,我们和所有家长一样,一直用心、用爱去呵护、包容着孩子的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如何更好教育好孩子。下面就浅谈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学习、实践与体会:

一、言传身教是父母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的举止。”孩子在具体形象地认识世界,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具体道德概念的化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仿效的标准。当你看到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就知道他有怎样的父母,当你看到一个粗鲁的家长,就可以预测他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意识到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迎接女儿到来前,我们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有了这样一个默契的准备:做好孩子的榜样!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言传身教。

1、亲子,教给孩子爱的能力。女儿还是婴儿的时候,常需不分昼夜地照顾着她,其中的辛苦想必所有的父母都能体会。但是,我告诫自己,不管自己多辛苦,这是为人父母必须要承担的,倘若因此而烦躁,女儿再小肯定也会感受到,必定会影响到日后的个性。所以,我努力让自己做到,当女儿醒来睁开眼看到我时,一定能看到我的笑脸。时间长了,平日里和她相处脸上总自然而然地挂着微笑。所以,女儿从小就爱笑,与人打照面时,脸上总会挂着微笑,纯真的笑容让她在与人相处时平添了亲近感。此外,为了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正面地去接触、扩大生活圈子,工作之余,我们都会努力创设与女儿相处机会:讲故事、玩拼图、逛公园、看童话剧、打羽毛球等等,也常带着她参加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外出旅游等。在一些亲子的活动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点滴关爱,并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给孩子做一些示范,帮助、教会她建立培养初步的人际关系,相信孩子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会增强亲情、友情的认识,增强爱的能力。

2、耐心与等待,教给孩子宽容。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事情。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父母要以身作则,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告知孩子事理,给予具体的指导,耐心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内含丰富的哲理,可见,一个家庭特别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思想、教育的态度和教育的方式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直接的关系。

3、认真工作与生活,教给孩子担当。让孩子看到工作及生活中的父母都是有责任感的人,慢慢让她明白什么是担当。我和爱人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但都对工作认真负责。孩子也常看到我们工作的样子,这时,我们会告诉孩子,我们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专注,她可以在一旁安静地做事情,但不能影响到父母的工作。生活中,也难免出现一些小问题,但我们都会以商量的态度去面对,共同担当、经营家庭,决不会在孩子面前失去理智。

二、不过早设定未来,教会孩子走好眼前的

一直以来,我们尽可能让女儿按她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发展。我们不想过早地为她设定未来。但是,我们会关注她现阶段的状态,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比如,上小学之前,我们尊重学前班老师的课程教授,并不急于让孩子额外提前学习、储备小学的知识,而是积极地配合学前老师,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告诉她小学里与幼儿园不同的趣事,帮她展望小学生活的美好,调整孩子的作息,训练她规定时间里做事的专注度等等。女儿上小学后,发现她很快就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也很快融入了新集体,建立了新的人际圈子。孩子的成长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我们更愿意在每个阶段,细致地做好孩子成长的引导,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让她慢慢地认识自己,我想这样,未来的她自己肯定能做好选择。

三、优秀并不仅仅是一百分

记得有一次接女儿放学,听到同年级几位妈妈的聊天,议论孩子们学科单元小竞赛的成绩,听起来那几个孩子都挺不错的,但妈妈们好似不太满意,都在责备自己的孩子为什么粗心,要不就拿一百分了!我不禁莞尔走开了牵着女儿,一听她叽叽喳喳说着一天的趣事,当然也有说到她95分的测试成绩,女儿反省了自己答错的地方,有点忐忑地偷偷观察我的反应,看来刚才几个大人对一百分的期望影响了她,我很高兴地表扬了她:保持了原有的水平,并能及时发现了自己粗心大意的地方,告诉她,我相信有这样的学习态度,一定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优秀并不仅仅是一百分。在我们看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更值得期待的,孩子能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完善,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优秀的\'表现。一百分就像盛得满满的一杯水,如果让孩子时时端着这样的杯子,她是无法走的!出点小错、做点调皮的小坏事,生活才有不同的滋味。学会欣赏遗憾永远比拥有完美更有乐趣!

四、教她做勇敢的女孩

我们的家庭氛围较为民主,凡事引导为主,尊重女儿的想法及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她的自信、自律,也让她学会依理平和地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当然,因为这样的氛围,让她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依赖,有时会逃避困难。比如,有点不习惯严格的要求,不太愿意去做突破等等。发现类似的事例后,我们还是引导为主,不着急去评价她的表现,给她倾诉的时间,一般会在散步等较放松的时间交流,并会附和她:“对呀!这样确实有点困难!”“如果批评的是我,我也会和你一样难受。”“是哦,是得花点时间”……先去认同她的感受,再从另一个角度和她一起沟通,了解她不愿改变或害怕的原因,然后帮她分析,去拓展她认识事物的广度,更后和她一起想适合她的办法,鼓励她勇敢去面对,去适应、去改变,告诉她,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发现更好的自己。

五、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我们在帮助女儿处理人际交往时经常用的方法,慢慢地,她还能比较好地运用在生活当中。记得有一个周末,女儿和里的孩子们一块儿骑车,刚开始玩得都还挺愉快,后来分组比赛时,有个女孩难过地哭了:因为她腿有点不方便,怕影响速度,好多孩子都不想让她参加。女儿拉上那个女孩跟她一组……在不远处的我,看到这一幕,说实话还挺骄傲的!我们觉得,学会换位思考,实际上也在培养孩子一颗宽厚的心。

六、阅读和旅行,增加对生活的认知

【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相关文章: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1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更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更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更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更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代际因果关系 农村教育 基础教育普及政策

一、 引言

杨东平(2006)指出,在这个政策推行过程中,考试和留级基本上被取消(在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取消考试,但考试只是作为一种参考而不再是选拔学生的手段),因此,当时适龄子女能否上学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主要决定于当地的办学条件,与子女本身的能力无关。

三、 计量模型设定

考虑子女的教育决定模型简化形式(Reduced Form):

于是(1)式变为

yij=δ1Edumj+Γ1hmj+Fmj+δ2Edufj+Γ2hfj+Ffj+εcij (2)

在模型(2)中,我们感兴趣的是 δ1 和 δ2 大小,但是模型中父母的教育 Edu 同父母的遗传因素 h和 父母的个人特征 F 之间,以及这些变量相互之间都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以母亲教育为例,

hmj=γ1Edumj+γ2Edufj+b1hfj+b2Fmj+b3Ffj+ζmj (3)

Edumj=λ1Edufj+λ2hmj+λ3Fmj+λ4Ffj+ξmj (4)

yij=δ1Edumj+Fmj+δ2Edufj+Ffj+ucij(5)

其中,ucij=Γ1hmj+Γ2hfj+εcij

根据方程(3)和方程(4),我们有 E(ucij|Edumj,Edufj,Fmj,Ffj) ≠0、在一般情况下, Edumj 与遗传因素 hmj 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直接估计方程(5)得到的 δ1 和 δ2 是向上偏误的。我们可以使用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来控制 h 的影响,使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模型可以简单设定如下:

方程(6)是第二阶段估计方程,其中 Edup 代表父亲或者母亲教育年限。 X 是其他控制变量。方程(7)是阶段估计方程,其中 IVEp 是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

四、 数据描述

(一) 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由国内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于2003年春天调查的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截面数据――国内家庭收入调查农村部分(简称 2002 CHIP)。调查涉及了分布在22个省、自治区、直辖的122个县和961个行政村的9200个农村家庭这22个省是: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样本从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的大样本中随机抽选出来,调查变量包括影响个人收入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背景特征。同时调查对象涵盖了家庭中所有子女,还包括离家的子女。

(二) 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对父母教育的影响

2、 括内为标准差。

(三) 主要变量描述

五、 估计结果

(一) 合并样本的估计结果

我们估计了三个模型:单独的母亲教育、单独的父亲教育以及同时考虑父母亲教育的模型。同时包括父母亲教育在同一回归方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排除父母的选择性婚姻行为。阶段估计即估计方程(7)的结果显示在表4中。根据表4中可以看到工具变量(mompol或者fathpol)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与不受影响的母亲相比,受影响的母亲教育年限平均增加了3.92年左右。与不受影响的父亲相比,受影响的父亲教育年限增加了3.02年左右。

(二) 儿子和女儿样本的估计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估计父母亲教育对儿子和女儿教育的影响。前面我们看到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对父母亲教育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因此,为节约篇幅,本文就省略阶段估计结果,第二阶段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六、 样本选择和稳健性检验

阶段估计结果显示在表7中(为节约篇幅这里只给出主要变量的估计结果)。女儿和儿子分别表示女儿样本和儿子样本。和全样本估计的差不多,主要变量估计系数基本上显著为正。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教育对不同群体父母亲教育的影响确实有差别,来自中农家庭、地主以及富农家庭母亲受政策影响更大,教育年限增加了4.2年左右。影响更小的是来自贫(雇)农和下中农家庭的母亲,其教育年限只增加了3.6年左右。来自中农家庭、地主以及富农家庭父亲受政策影响更大,教育年限增加了3.4年左右。影响更小的是来自贫(雇)农和下中农家庭的父亲,其教育年限只增加了3年左右(在儿子样本中只有2.79年)。

由于农村多数地方受到资源限制都实行短学制(7年初中小学),而城则一般实行的是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的学制,从而两地的教育年限可比性较差,我们没有进一步综合两地的样本来分析父母教育年限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Behrman, J。 R。and M。 R。 Rosenzweig, 2002, “Does Increasing Womens Schooling Raise the School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92(1), 323 334、

Black, S。 E。, P。 J。 Devereux and K。 G。 Salvanes, 2005, “Why 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Understandi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95(1), 437 449、

Brown, P。 H。, 2006, “Parental Educa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Human Capital in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54(4), 759 789、

Brown, P。 H。 and A。 Park, 2002, “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 21, 523 541、

Li, H。, J。 Zhang and Y。 Zeng, 2008, “The Quantity Quality Trade off of Childre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dentification Using Chinese Twins,” Demography, 45(1), 223 243、

Oreopoulos, P。, M。E。 Page and A。H。 Stevens, 2006, “The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of Compulsory Schooling,”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 24(4), 729 760、

Plug, E。, 2004、“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Mothers Schooling on Childrens Schooling Using a Sample of Adopte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1),358 368、

李春玲,2003、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国内社会科学第3期68―89页。

杨东平,2006、国内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出版社7月版。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3

当我们走进各大书城,就不难发现,亲子图书在场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分类,而是包含在家庭教育当中,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虽然亲子教育已经逐渐为人所知,但作为图书分类,却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特别是在大陆,许多家长甚至只知道家庭教育图书,谈及亲子教育更不知所云。在台湾,出版亲子图书的大概有时报出版、天下文化、日月文化的大好书屋、台视文化、三采文化、人类文化、风车图书、小鲁文化、幼福文化、亲亲文化等,相对比较集中;而大陆则相对比较分散,许多出版社似乎都尝试出版过类似图书,相对集中的只有朝华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国内妇女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国内少儿出版社、上海少儿出版社、吉林少儿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我们从图书场销售的家庭教育的图书中,挑选出亲子图书进行比较,大概发现流行场的亲子图书有以下两大类别。

一。理论类。此类图书主要从亲子教育的各种理论进行分析,包含教育法、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等。

教育法方面,主要从教育理论方面来阐述教育方法论。比如台湾时报出版的刘墉生活cafe:8分钟搞懂孩子的心,就是从刘墉教育学来回答以下问题:两代之间一定有鸿沟,还是只有你进退都失守?你常搞不懂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你要他往西,他偏偏要往东?你也搞不懂自己该怎么做? 新的时代,就应该要有新的语言!于是这种教育法不得不去关注。

二。实践类。此类图书更多提倡亲子教育所应该做的实事和做法。国内妇女出版社出版的怎样做父母・小学生家长读本,它就全面地论述了如何指导孩子做人、学习、健体、健心、生活、审美、实践、创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收集了大量的实例,据事论理,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台湾大好书屋出版的体验式教育,让baby变boss!,更结合新的教育模式――体验式教育,来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实践。

随着本土亲子教育的受重视,亲子图书本土作家崛起,也开始逐渐统治此类图书场。我们先来看看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截止今年5月亲子类图书零售排行榜的情况:

然而,尽管场上亲子教育的图书所占比率不低,但图书销售码洋并不是特别理想。以下是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6年,亲子图书的销售情况呈下滑趋势,从2007年起开始回升,截止今年4月,亲子图书已经基本恢复原先场。这里面与出版社出版的亲子图书热潮有关。2004年伊始,亲子教育在大陆刚兴起不久,国外的许多亲子图书的畅销,大大刺激了出版社的眼球,引进出版的亲子图书日益增多,然而,大陆的家长并不是特别理解亲子教育,在出版社的大力宣传下,亲子图书也不过是一阵浮华,根本无法深入人心,但到2008年开始,当亲子教育已经摆在众多家长面前的时候,亲子教育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亲子教育知识的同时,图书阅读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推断,未来亲子图书的场将不可估量,关键的是,如何去捕获家长们的心。

家长问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图书

图书出版是直接面向读者的,那么亲子图书的读者――家长们是怎么看待亲子教育和亲子图书呢?为了得到答案,笔者特做了份问卷,分发到家长当中,问卷共收回231份,以下是我们收到的调查结果:

分析得出:关注亲子教育的女性占了相当大一部分,而且年龄集中在31岁~39岁之间。

二。了解亲子教育的目的。

为了了解怎么教育好孩子,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检测自己教育孩子是否合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孩子的情感观、道德观、人性观等,更好地建立一个和谐、健康、幸福的家庭。

分析得出:专家讲座(沙龙)是家长们获取的亲子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阅读次之。家长们平时也关注和网络,注重相互间的交流。因此,亲子图书并未深入家长的心。

四。选择与建议。

1、选择亲子教育类图书标准是要新颖、健康、自然。我个人认为当今出版社在策划出版亲子类图书时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健全的人。

2、对天才孩子的教育等书籍比较感兴趣,选择这类书希望能在其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3、多出点像冯德全老师的零度方案探讨教育理念图书。

4、以对孩子思想引导的方法为标准,希望理论少一点,实际的案例分析对策多一点。

5、思想类的,希望多些理论并有可选择性。

7、书太多,没有系统性,不知道要选择哪些书。

经验谈:我们是为何策划此类图书

从以上家长的问卷中,我们已经可以粗略得知,如今,场上什么样的亲子图书更受欢迎。现在,我们结合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9年1~4月的亲子教育畅销书top5排行榜:

如果笔者的表述还不够清晰,让看官还是无法理解,那请继续关注,以下四位嘉宾的经验之谈,我想,许多东西就已经不言而喻了。

嘉宾1

新体验: 让孩子从小走向实践

书名:慢养

作者:黑幼龙 全家

出版时间:2009年6月

出版社:出版社

作品定价:28元

慢养是由台湾著名作家黑幼龙的黑幼龙慢养教育和黑+的幸福秘密两本书合二为一,这两本书在台湾都是很畅销的亲子图书。由于黑幼龙家有四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又从台湾奔波到美国,其中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都是孩子很难接受的。本书针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通过自身的体会和感受,通过黑幼龙一家的故事阐述开来。

嘉宾2

新体验: 让孩子从小走向实践

书名:体验式教育,让Baby变Boss

作者:林梅芳

出版时间:2009年2月

出版社: 大好书屋

定价:250元新台币

当今的小孩,他们生长在一个富裕的时代,也生长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这都已经不同过去我们的那个时代,也不像我们以往那么自立。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就更少了。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更使得就业的压力更加明显,孩子将来能否适应社会的问题更加引发关注。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亲身体验性,让他们学会用手去摸、用眼去观察等,显得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看到,台湾已经出现了体验式教育基地,这种基地通过模拟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以供孩子进行亲身体验生活。如果孩子幻想当飞行员到太空,就可以在这个基地里真实地体验到当飞行员的感觉。这样,孩子就可以在他们尚小的时候,实践自己的梦想,即使未来他们的人生轨迹并没有走向当初的理想,但这种体验也会让他们牢记一生。在这种教育基地的启发下,我们也就策划了这本书。

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印刷到第七次了,销售已经达到7000本了,这在台湾也是很不容易的。提倡创新的体验式教育,也是这本书之所以取胜的重要原因。

嘉宾3

作者:云晓

出版时间: 2008年7月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定价:30元

书名: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

作者:云晓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定价:30元

嘉宾4

故事性: 引进版图书畅销的主打牌

书名:哈佛家训――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

作者:威廉・贝纳德

出版时间: 2007年6月

出版社:

国内妇女出版社

定价:29.80元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4

1、教学亲子活动

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专门设置教学亲子活动,例如,在元旦节制作贺卡、认识警察、认识红绿灯、学习消防常识、增强危机意识、表演爱心情景剧等家长与幼儿共同合作的亲子活动。专门设置教学亲子活动,不仅达到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而且还达到了亲子教育的目的,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2、社会协作活动

结合社会团体的力量,组织家长与孩子一同参加家庭才艺展示、家庭合作作画、家庭商场购物、家庭互动游戏等,这有利于让幼儿融入集体的竞争中去,提高与家长的配合度,并融入社会活动中去,感受浓厚的亲子之情。

3、谈话活动

4、读书活动

二、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策略

1、加强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2、提高教师的专注亲子教育能力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幼儿期 亲子关系 文化分结构说

学龄前教育在当今国内的教育领域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亲子早教机构众多,亲子教育成为家庭中的重要事务。通过与早教机构中的教师进行沟通可知,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存在家长给幼儿施加过重压力,家长对幼儿主要运用训诫式教育方法,家长陪伴幼儿的时间较少等问题。幼儿存在生活上完全依赖家长,模仿父母行为等现象,家庭的交流模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幼儿的认知。影响着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导致亲子关幼儿期系紧张。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幼儿期

幼儿期主要是指在我国教育中的学前阶段,将年龄定义为3-6周岁之间,属于学前阶段的后期。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主要是指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需要将血缘作为关系判定的基础,以教育、抚养和赡养为内容,促进了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的统一。

(三)文化分结构

文化分结构主要包括中结构、表结构和深结构三种。在这三结构的基础上,巴登尼玛教授对文化分结构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增加了文化制度,文化制度又衍生出价值、行为和信仰,其形成和发展既受制于文化的内部次结构,也制约、维护和平衡着另三个次的文化现象的正常运行。各之间既相互影响又密切联系。

二、亲子关系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选择

本次研究中的样本选择限定条件为:幼儿的年龄需要控制在3-6岁,父母为能够掌握教育权和抚养权的正常小家庭。本文主要是对三家幼儿园的亲子关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样本对象的选择坚持可行性和适宜性原则。

(二) {查结果统计

主要是对3家幼儿园中的10组家庭亲子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信息,调研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面对面交谈进行分析可知,家长与幼儿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游戏、聊天、外出旅游和亲子阅读等,家长将其作为与幼儿互动的主要方式。价值主要表现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尊重和平等对待幼儿等。制度主要表现为要求幼儿尊重长辈、听取大人意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讲卫生懂礼貌、独立解决问题等。信仰主要表现为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追求太多成功或体验、追求多样性的生活体验、享受生活的美好、追求自己与家人的共同幸福等。

三、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建议

(一)更新家庭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我国的亲子关系长期受“天父地母”和“男外女内”观念影响较大,虽然该种观念能够保证家庭物质收入的稳定和家庭内部秩序的有效维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开始与男性一起承担家庭和社会事务,促使男性开始回归家庭,开始与女性一起承担家庭中的事务,亲子关系的建立成为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保证。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更新家庭观念。首先,教育专注人员需要带动社会舆论,强调其在亲子教育和亲子互动中的重要性,宣传全新的家庭观念,充分利用媒体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更新社会观念。其次,幼儿园需要肩负起责任,在幼儿园内部举办专家座谈和亲子游园活动,充分发挥亲子关系的作用,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构建。

(二)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

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家庭的观念和亲子的教育意识。调查分析显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父母,在亲子关系的认识上要比学历低的父母更加开明和科学。由此可见家长掌握大量的专注养育知识,对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性。首先,要求家长要正确认识亲子关系,明确亲子关系的特征和含义,在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父母中的一方不能“教而不养”或“养而不教”,需要对亲子关系有了完整的认识后,才会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要求父母要接受全新的教育邻面,筛选出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正确理解亲子关系,对亲子关系进行正确评价。要求需要不断的调整教养方法和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的形式,对我国幼儿亲子关系的文化分结构学说进行分析,将文化分结构学说作为主要理论研究工具,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家庭会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分结构学说,与家庭的观念和家长素质有直接关系。要想构建良好的幼儿期亲子关系,需要更新家庭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促进家庭中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琳,李龙凤等。ODD儿童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特点[J]。国内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3)。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6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的句子开篇,又分别以其中的八个观点为各章题目,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行提出要求,核心思想是做人,做一个具有“忠、孝、礼、仪、智、信、仁、勇”道德品质的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育人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爱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透过孔子这段话让我们再次明确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文化知识学习之间的先后关系,也就是成才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教育的要义不是学习文化知识,而是良好行为习惯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他谆谆教诲弟子们如何做人。他认为做人首先必须遵循孝道,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其次是恪守悌道,出门就要尊敬兄长。这兄长不只是有血缘关系的嫡亲兄长或家族兄弟,更要善于接纳来自四海之内的众多兄弟。其次,个人的行为一定要谨慎,说话要守信用,前者是对自己的要求,后者是与人交往的态度。这还不够,作为一个真正的仁者,要有博爱的胸怀,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要成为仁者,还得积极主动地向仁者学习。这是孔子的人才培养观,也是自孔子之后二千多年来国内人的教育模式。

“‘绘事后素’、礼后于仁”的哲学观。当真正领悟并践行了孝道、悌道、仁道之后,也就是成人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孔子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放在了更后,这正是他和学生子夏所说的“绘事后素、礼后于仁”(论语・八佾)的哲学观点。“绘事后素”指的是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绘画,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礼后于仁,指的是先成为仁者,然后去学习礼。“人而不仁,如礼何?”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弟之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恪守与践行孝弟之道是人生的个功课,也是君子必须致力的更根本的修养。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综述

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载体,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更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今后一生的发展。

一、我国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现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之理论基础研究

(1)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教育学视角。学者们多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余毅震等通过对调查测量结果的分析,指出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何晓燕等提出不良的亲子关系,尤其是频繁的亲子冲突不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甚至出现行为。谭亚菲则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认为父母干预子女行为的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呈正相关。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基于心理学视角。就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心理学基础而言,学者们大多做了许多微观的研究。张璐等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角度,指出父母应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亲社会行为。

纵观已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多是基于教育学与心理学面,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缺乏。因此,研究者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从其他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促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的深入,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的实施策略研究

(1)父母是改变的主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方式是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改变不良教养方式,并以身作则。

(2)学校与社会教育所做的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单靠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付出,不如联合学校与社会一起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效果来得快。很多学者提出要尝试课程改革,如运用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写作疗法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理论概括不足

总体来讲,经验介绍居多,理论探讨较少。已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教育学面上,多是“浅谈”“浅析”。引进的研究多,自己的研究少;呼吁性的多,研究性的少。

2、忽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性

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父母抚养家庭子女与祖辈抚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在表现形式、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价值。

3、轻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机制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构筑完善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的基础工程。家长的个人素养参差不齐,需要专注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有效引导,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儒家德育;人文色彩;人格养成;有效性

儒家德育思想是具有强烈本土色彩的伦理文化。它以立德育人为主旨,以培养君子人格为依归,以仁义礼智为内容,通过对人性本善的理论预设,基于其所独有的德育方法,自成一套系统而严密的人格养成体系。这一体系在当今国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文化体系安康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强大的亲和力,彰显着它所特有的国内特色与东方魅力。

从儒家德育的理论特征看,它有着浓郁的人文特性、高尚的道德旨趣、突出的践行特征、鲜活的生活气息以及饱满的情感力量,合理论与实践、情感与理性、教化与养育于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观及马克思主义国内化之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更是凸显安康文化及国人人格软实力的主要来源。

在儒家德育的上述理论特征中,人文特性是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的核心、突出特征,贯穿于其它特征之中。它通过“以文化人”“仁之实”“仁之方”等内涵彰显自身,从而倡导一种集人、文、教、养、爱、理、知、行于一的寓教于养、寓养于教、有教有养、教养合一的人格养成观。这一人格观通过对主体现实生活的肯定、仁爱情感的激发、德的践行以及社会人文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而充满温情的方式,有力、有效、有爱地弥补了当前人格养成教育的不足,表现出强劲的有效性。

一、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之“以文化人”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儒家德育生于儒学,儒学的人文特性是学界所公认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1] ,“孔子关注人及人类社会,并不断地进行追问,试图寻找自己的答案,整部论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2]简言之,关注人及其社会、赋人以文是儒学自论语开始就形成的精神传统。

更为重要的是,从个体面看,彬彬君子是庠教的理想;从社会面看,人文风貌是庠教目标,都显而易见地表明着“以文化人”与人格养成之间的相生关系:文化与人格是相济相生的。的确,文化与人格的相济相生,早已为人类文化学、教育学及心理学所肯定:“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气质、性格、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8]“人在自身人格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又进行着文化的传承、习得与更新,创造出新的文化。”[9]简言之,文化促成人格,人格传承并创生文化。

同理,在儒家德育这里,个体因文化而文质彬彬,社会因个体文质彬彬而有礼。换句话说,要想成就人格,文化教育与社会风气都具有十分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人格教育中,主要依靠对象还是学校、家庭等传统方式,而社会人文的建构等文化力量还远未起到其应有的影响及主导作用。由此,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中的“以文化人”对当前人格教育模式的指引甚至警示作用显而易见:人格教育不光是学校德育及家庭教育的说教与引导,更是社会人文氛围的营造与熏习。社会人文环境的营造与熏习,从更为广义的角度讲,也可称之为教养。与之对应,人格之成,不光在教,还得有养,是教与养的结果。显然,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从对人及其生的重视,到“以文化人”的主张,实际是在倡导一种视人为主体,从人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人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寓教于养、寓B于教、教中有养、养中有教的教育旨趣。这一旨趣,无论是从人格与文化的辩证关系讲,还是从人格教育实际效果看,都是贴切实际、较易操作又极具效力的。

二、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之“仁之实”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合起来看,亲亲孝悌之仁表明,在个体践行面,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亲人施以关爱友好的话,那么他便很难对非亲之他人施以关爱友好,而个体人格也因缺少根基而无法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亲亲孝悌之仁,通过个体与亲人之爱的表达与践行,在继续强化儒学人文特性的同时,还分别从家庭融洽与个体践行两个方面展现出它对人格养成教育所起的基础作用。的确,从当前人格教育来看,孝道的实施与效果均十分有限。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独生子女较为普遍的时代,子女或忙于自己学业、事业,或习惯父母关怀,很少有机会施爱父母并予以践行。因此,返回家庭之本,从与家人的相处对待开始,让子女体会亲人之爱、知道亲人之爱、承担亲人之爱、感恩亲人之爱,才是挺立人格的根基,而从家庭起步的亲亲孝悌挺立之实际也预设着儒学的人格养成从一开始便是有教有养、教养合一的。这显然有益更有助于解决当前人格教育中相对重教轻养的教育困境。

总起来看,“仁之实”由“孝悌”到“爱人”“亲亲”到“泛爱众”,儒学的人文色彩早已彰显无疑,它甚至可以说是儒学人文特性更直白、更有力、更温暖的证明。这证明,一方面,在个体表达自己与亲人及他人之爱的践行中,以“润物细无声”之态养育、教化、挺立、成就个体人格,从而使得儒学自成个体之德育;另一方面,这一证明还将个体情感与理、自我确定与社会关系、家庭养育与家庭社会教化、德性成就与行为规范、现实生活与理想社会等对举视角自然浑成地统一于个体的人格挺立中,这显然还有利于解决当前人格教育中理性有余情感不足、重学校轻社会及家庭等舍本逐末、有失中和、效率不高等不当之处,从而折射出它所蕴含的效力光芒。

三、儒家德育人文色彩之“仁之方”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合起来看,实现“仁之实”,成就人我人格,体现仁爱的“仁之方”有二:其一,自己挺立,也帮他人挺立;自己达到,也帮他人达到,又称忠道;其二,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也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又称恕道。忠道指明人格挺立的方法――在挺立他人中挺立自身。也就是说,挺立自身与挺立他人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挺立他人还是挺立自身的有益促进,甚至是先决条件。这样看来,挺立他人会有两种情形:一是为挺立自身而挺立他人,其动机与目的都是挺立自身,挺立他人是手段,表现出一定的自私心;二是为挺立他人且在挺立他人的过程中挺立自身,动机是挺立他人,目的是挺立自身与他人,也即纯粹挺立他人,挺立自身是客观效果,体现彻底的仁爱心。

前一种情形显然并不符合儒家的亲亲爱人之仁,因为它在动机上是出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在情感上也不是出于对他人的爱而行动。这显然与“仁之实”相违背。因此,由此而挺立的人格, 要么并非儒家人格,要么无法挺立。对此,以防出于私心挺立他人,恕道从否定角度讲明,自己不希望他人挺立自己实是为他人自身,因此,自己也不要只为挺立你自己而挺立他人。合而言之,忠道以积极有为的方式指明了挺立人格的方法,而恕道则以有所不为的方式巩固了挺立人格的方法。二者,一正一反,将无私仁爱他人视为成就人格(包括他人与自身)的首要条件,在成人成己中表现出真正的博施济众式的人道精神,从而将儒学及其德育的人文特性予以落实。

在具体践行上,忠恕达仁表现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3]478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对待中,如能做到谦虚恭敬、宽容大量、自信诚信、聪敏迅捷、施恩惠及这五种德行,那么就达到仁了。也就是说,个体如果能在德性、胸怀、才干、品性等各方面分别以“恭宽信敏惠”为标准来践行忠恕之道的话,那么也就符合仁,成就人格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恭宽信敏惠”是个体践行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换言之,不是人人都具备践行忠恕之道的能力的,个体如果没有谦虚恭敬的践行态度,不具备相应的理性或道德认知能力,也没有惠及他人的宽广胸怀是很难保证他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是出于自私心,而是出于他人的真实需要并得以持续下去。

由此可见,“仁之方”以同理心为基础,以“恭宽信敏惠”为个体德行的基本要求,从情感与理性两方面,将自身人格挺立与他人人格挺立统一在一起,使得人我人格都合情合理地挺立起来。与之对应,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也分别从人、文、化、教、养、仁、亲、爱、忠、恕中,在情感上,将爱(仁爱)由个人家庭社会一步步推广开来;在践行上,基于将心比心,按“恭宽信敏惠”的要求由个人家庭社会一步步表达出来。在爱的倾注与表达中,个体人格之文化、孝道、情感、践行等相应实现出来。更为惊喜的是,他人人格在这种人文之爱的倾注与践行中得以挺立,社会风貌在一片人文之爱中呈现出有礼温情,个体人格也在自己对他人之爱的付出与践行,以及社会人文的习熏中,以生活滋养之势逐渐有教、有养、有知、有行而挺立成就。

显然,“仁之方”表明儒学矢志人文育人的致思旨趣不是一句“亲亲爱人”或是“以文化人”的空大口,而是以爱为实、基于同理的个体践行之。它在爱之情感的驱使下,让个体践行保持持久饱满的动力,使个体热衷德行;在同理之心的考量下,让个体践行保障了推广边界,社会呈现无私风貌,更终人我人格在相互践行中得以成就以至升华。当然,这一成就同样也是养教合一、以德育人的,因而儒学自带德育性能,与德育相济相生。可以大胆的讲,基于无私之爱的“仁之方”是缓解及调解当前场经济所带来的道德滑坡的有力引导,它可在发展个体个性人格的同时,通过对他人之爱的践行与落实,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爱他的德育观,促成个体自爱与爱人合一的人格养成。这显然对于纠正当前人格教育中的偏颇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荣照。儒家普世伦理与现代社会[J]。孔子研究,2012(6):10、

[2]蔡先金。孔子人生哲学要解[J]。孔子研究,2012(4):5、

[3]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0、

[6]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4:7、

[8]杨秀莲。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6(12):7、

亲子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学业成绩;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母教养方式

一、问题提出

学生学业成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内因来看,它包括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如注意、思维、想象、记忆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意志等。从外因来看,它包括社会环境,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文化传统等;家庭教育环境,如家长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价值观、人才观、期望值等;学校教育,如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校长办学思想等等。本研究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家长文化水平、职业因素等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作一次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供某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为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对高中生来说,家庭教育环境对其学业成绩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已不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学业成绩与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多数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相关,可以说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已较强,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但父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仍有较大消极影响,父母是否偏爱、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也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学生学业成绩与父亲的文化程度不相关,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3)父母的职业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直接因素,但有一定的关系。

三、讨论与建议

(1)一提起家庭教育环境,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对儿童的影响较大,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了高中生的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说明了高中生的学习同样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靠学校单方面的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而言是不够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同时也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学校作为更能动的力量,若能主动连接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营造起大德育体系,对提高教育整体效益也许会有很大作用。

目前我校的家校合作唯一方式就是家长会。国内青少年研究中心已将新型家长会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出的家长会形式有:交流式、对话讨论式、专家报告式、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家长会的内容也涉及到学生成长过程的多个方面,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使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优化,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发展,值得借鉴。

(3)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说明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不同影响,也说明了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上的不同需求,父亲的肯定认可称赞,母亲的关爱理解照顾对高中生来说更重要。

高中生追求民主、平等、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充分发挥,父母要通过与子女的交流来表达对他们的爱与关怀,要时刻关注子女的情感状态,并给予积极的疏导。不断鼓励子女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以培养他们的能力信念与自信心。还要尊重并支持子女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父母要与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要让子女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4)父母的职业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关系,说明不同职业的父母会为子女提供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岗工人家庭,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省吃俭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有一股奋斗精神,其独立性、进取性就强。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自知识分子家庭明显较学业成绩较差学生多,说明知识分子家庭在培养孩子的方式上是有优势的。学业成绩较差学生父母一方是干部的(特别是母亲是干部的)明显多,干部家庭在培养孩子上有什么劣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 错误代码: \"HTTP 502禁止\"

> 错误描述: \"代理或网关从上一个服务器接收到的响应无效或不完整\"

> 错误可能由: [上游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无效或不完整,代理服务器或网关故障,网络连接问题,。。。]

> 如果您是此网站的所有者: [请联系您的托管提供商,让他们知道您的web服务器没有完成请求。]

> 祝你今天愉快:-)

Ray ID:

以上关于“论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论文”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中国亲子关系:为何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jingshan.yuefachezhuang.com/html/899.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